close

「你回家後要做什麼?」

image3.jpg

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不勝枚舉,卻沒有一場像二戰一樣帶來如此巨大的毀滅,在經濟、環境、文化和人性上無疑造成嚴重傷害,而所有的傷害都不僅僅是那些主事者要承擔的,是千千萬萬普通的百姓。《拆彈少年》,這個直白到有點無趣的片名老實說當下差點讓我直接忽略,卻又沒有聽到預告中任何隆隆炮聲後吸引了我的注意。影史上講述二戰的電影多的是,《帝國毀滅》、《戰地琴人》、《搶救雷恩大兵》、《針珠港》、《辛德勒的名單》、《穿條紋衣的男孩》到最近的《敦克爾克大行動》等等,每一步不是大場面的槍林彈雨,就是殘暴的殺戮鏡頭,《拆彈少年》倒是不一樣,片中完全沒有二戰的畫面,但這完全不影響這部片對於二戰電影中的地位(至少是我心中二戰電影的地位啦)。劇情很簡單、沒有太多起伏,就是老老實實地說一群德國青年作為戰俘被送到丹麥沿海地區拆除地雷的故事,沒有滂礡的場景、沒有大明星陣容、沒有高潮迭起,就單純講一群青年為國家贖罪的故事。

這部完全沒有戰爭畫面的電影要如何撐起二戰的時代背景?靠「場面調度」。但片中又沒有什麼場面?沒錯,就是因為沒有什麼場面,才讓故事更容易聚焦在這群拆彈少年身上背負的沈痛責任上。電影的場景幾乎沒有離開過那片被埋著地雷的灘頭,所有的劇情都發生在這裡,極少數的爆炸鏡頭也侷限於沙灘上。令我更驚豔的,是電影的配樂非常單薄,甚至可以說幾乎感覺不到,卻營造出張力十足的氣氛,在那些觸發地雷的瞬間、少年被炸傷哀嚎的片段、拆彈訓練的緊張時刻,反而因為安靜更能直接感受角色的情緒。

8e2649d8-61de-447e-894b-6dbd2abd2cd4.jpg

既然沒有什麼精雕細琢的場面調度,那角色上似乎應該要塑造得很飽滿,可惜片中除了一個較為悲觀卻正直的少年,其他角色的性格特質都非常相似,不干擾劇情卻也浪費了角色可以發揮的空間,沒能利用角色間的互動讓故事更立體。比較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士官長,他從最一開始對這群少年的漫不在乎,到後來一起和他們打成一片,甚至要求丹麥官方釋放已完成任務的戰俘,這當中的轉變導演掌握得恰如其分,速度剛剛好,又穿插了幾次波動,整體的推進十分順暢。

maxresdefault.jpg

《拆彈少年》用最簡樸的方式形塑了德國戰俘為家國擔負起的那些罪責,突顯了那些少年對身處險境的徬徨和對故鄉的殷殷期盼,更讓人動容的是那些在險境中的人性光輝,少年勇敢解救誤闖地雷區的小女孩、士官長偷渡糧食餵飽飢餓的少年,那些都是在殘酷大時代裡的溫暖。電影捨棄以往常見的納粹德德、集中營之類對於戰敗軸心國暴行的譴責,而是描繪軸心國無辜百姓成為國家賠償品的時代悲歌,卻又不用剝皮削骨的手法來呈現,平靜的畫面中,不只有戰爭過後幽幽的哀鳴,更多的是對重回祖國和重建家園的希冀。我不得不說,這個題新穎卻不標新立異、經典卻不是陳腔濫調、溫和卻又充滿感染力。

 

arrow
arrow

    janekuo16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